服务热线:156-6488-7552

动态资讯

关注行业发展变化

为什么中层总是笑着配合,却从不真的执行?

发布:中外服人力浏览:19次 时间:25/06/26来源:本站
陕西中外服人力

  摘要:空降的人最容易踩的坑是什么?不是不懂业务,不是讲得太多,而是你不掌握资源。你说得再好,如果你不能决定奖金、不能影响调岗、不能动人手,你就不是他们资源流通链条上的关键点。他们表面配合,其实心里有数:“你说了也不算”。我见过一个HR团队苦心设计绩效分配机制,一通讲解,结果业务主管一句话拆台:“发不发奖还不是老板一句话,你们这套也就做个样子。”

  "老板让我来搭体系,说中层管理能力太弱。但每次开目标共识会,一讲目标就没人说话,一提散会吃饭,全场热烈得像提前干杯。"

  这话我听了不下十次。

  你可能在琢磨:"是不是我一下动得太多?是不是太硬了?"

  别瞎想了,不是他们不理解目标,而是从没把这场会当真。

 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空降者,专业好、逻辑清、想真做事。可一走进那群老员工的场子,就像走错了频道,空气都变黏了。你说话他们点头,你走了他们摆手。

  抗拒根源:动的不是流程,是生存逻辑

  这些人,你真不能说他们不敬业。谁不是最早来、最晚走,节假日还主动盯着现场?

  但你真要推点什么流程制度,他们就开始笑笑、拖拖、绕着走。不是不理解,是压根不想动。他们那点"安全感",不是靠组织结构撑起来的,是靠和老板的私交、靠人情网络"养"出来的。

  你说"目标落地",他们说"我们都熟"。你说"按流程做事",他们回你"别太死板"。他们不是怕做错事,是怕你把他们那套默认规则动了。

  你动的,不是机制,是生存逻辑。

  我在一家制造企业做项目时,刚提"岗位能力匹配",一个老主管当场阴着脸怼我:"是不是又在打裁员的主意?"那语气,像是你要从他家厨房里搬走炉灶。

  他们不是不通人情,而是太熟人情。一旦你动了"原有逻辑",他们就本能反抗。

  配合假象:你信圈子,他们信关系

  你讲,他们点头;你问,他们沉默。你以为他们在认真听,其实他们在等你讲完。

  这不是他们演技好,是他们根本没把你当回事。你在老板眼里是"懂管理"的专业角色,在他们心里就是"来掺和的外人"。

  你说推动机制,他们表面上配合得挺顺,实则暗地里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。反正你管不到人,也发不了奖。你说的,是体系。他们信的,是圈子。

  有次HR布置季度目标,一个中层笑着答应:"好说好说。"结果两周过去,一行字没写。HR去问,他回一句:"我们一直老板口头交代,从没写过这些。"

  不是推脱,是根本不当回事。对他们来说,你的目标不是组织指令,是外包意见。你说的要求,不等于必须,他们只在意老板一句"这个你看着办"。

  认可缺失:你不掌握资源就没有话语权

  空降的人最容易踩的坑是什么?不是不懂业务,不是讲得太多,而是你不掌握资源。

  你说得再好,如果你不能决定奖金、不能影响调岗、不能动人手,你就不是他们资源流通链条上的关键点。他们表面配合,其实心里有数:"你说了也不算"。

  我见过一个HR团队苦心设计绩效分配机制,一通讲解,结果业务主管一句话拆台:"发不发奖还不是老板一句话,你们这套也就做个样子。"

  你讲方法、讲逻辑,他们讲信号、讲动作。你讲目标,他们只看谁点头、谁拍板。所以你不是他们信的"人",不是因为你说得不对,而是因为你暂时还不能兑现他们的现实期待。

  痛感不足:旧路能走就不会考虑新桥

  这类管理者,有个特征特别明显:你要是不动他利益,他永远笑着陪你绕圈。

  但你只要真把奖金、排名、资源挂上去,他们立马认真。老板一句话:"今年没完成目标没年终奖。"他们比你还着急盯进度。

  为什么?不是他们思想落后,而是他们没觉得"非变不可"。他们不是不懂,而是习惯了一套"不动也没事"的逻辑——目标永远模糊、结果有人兜底、流程能绕着走。

  只要旧路还能走,他们就不会考虑新桥。让他们动,不是靠讲道理,是靠让他们感受到"不动就寸步难行"。

  所以变革这事,往往不是先推方案,而是制造"旧逻辑跑不动"的信号。信号一出现,他们的注意力,才会真的回来。

  破局策略:先撬动愿意合作的关键个体

  这事没法靠统一口令搞定。你想把整群人带着往前走,那你得先找一个愿意跟你真做事的人。

  不需要全员配合,只要你和一个业务主管,把一个试点项目做扎实了,结果摆上台面,效果自然传出去。组织是会模仿的,特别是模仿"被老板点名表扬"的人。

  我们在一个工厂做激励机制试点,找了个最愿意配合的中层经理,把他的产线做成目标制,月度复盘、奖金挂钩、团队打分。三个月后,稳定率提高了,老板在年会上点名讲这个项目。

  第二天,两个原本最抗拒的主管主动来找我们:"你们那套能不能给我也来一份?"

  你不需要说服他们,只需要让他们看到——不跟上,别人就抢了资源和风头。他们要的不是管理理念,是现实利益的确定性。

  借势发力:用老板权威为机制背书

  说到底,还是得把老板的那一份"人情号召力"用进来。不是让老板陪你讲理念,是让他的动作成为你机制的"硬背书"。

  比如:目标设定会,老板开场只说一句:"今年的目标定下就不动,大家按照这个做。"这一句,比你讲30页PPT都管用。

  你去跟老板聊时,也别再说"你得支持我"。你可以问他:"你希望今年目标一定实现吗?你希望靠流程跑出来,还是靠你盯?"等他点头,你接着说:"我来搭流程,你只出现在关键节点。一次定目标,一次亮结果,其他我来兜。"

  老板出现一次,管用过你喊十次。你的机制不是靠他说话,而是靠他站在机制背后,这才算"真"。

  管理本质:设计环境而非改变人性

  别指望通过"谈心"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成长。他们不是不懂,只是没看到"成长"真的能带来什么。

  你设计的机制,不是给他们贴标签,而是给他们制造局势。目标挂奖金,岗位挂成长路径,盘点看排名,资源按责任走。你不用劝他进化,只需要设计一个让"不进就掉队"的游戏规则。

  机制在前,人自然靠上来。你不去说服他,他也会重新评估:是不是该换个打法了?

  一个真正成熟的组织管理者,不靠吼,也不靠讲——靠的是设计。机制设计得好,组织自己动。

  所以,要明白一个道理:该换的不是自己,而是打法。



中外服人力主营业务:劳务外包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招聘外包灵活用工等服务,公司官网:hr.029hrc.com

返回列表
  • 服务热线 156-6488-7552
  • 电子邮箱

    kefu@029hrc.com

扫码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-2026 中外服人力 陕ICP备2023016830号-2

网站地图XML 中外服人力